Sternul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JF, 1789)

Sternul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JF, 1789) 小燕鷗
Sternul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JF, 1789) 小燕鷗
Sternul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JF, 1789) 小燕鷗
Sternul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JF, 1789) 小燕鷗
小燕鷗
白額燕鷗
海洋生物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iNaturalistWoRMS

綜合描述

雌雄鳥同型。繁殖羽額白色,頭頂至後頸、過眼線黑色,頭至頸部、胸以下白色,背部灰色,腰及尾上覆羽白灰色。翼上外側2至3飛羽及初級覆羽黑色,其餘覆羽及飛羽灰色。喉、胸、腹及尾下覆羽全為白色,翼下大部分為白色,僅最外側初級飛羽煙灰色,向內4至5枚初級飛羽僅存小塊煙灰色。尾羽白色,分叉成剪刀狀。虹膜黑色,喙黃色、末端黑色,腳橘黃。非繁殖羽似繁殖羽,但喙、腳黑褐色,頭頂黑色變淡變窄,頭頂及眼先白色,眼到後枕有黑色縱紋。幼鳥似成鳥的非繁殖羽,頭頂至後頸、背部有密集的褐色斑。眼黑色,喙黑褐色,跗蹠及趾灰黃至黑褐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球廣布於歐洲、非洲、亞洲以及澳洲(Burger & Gochfeld 1996)。台灣分布於海岸、河口等沼澤濕地。離島的澎湖群島、台東的蘭嶼和綠島、宜蘭龜山島,以及金門、馬祖列島都有出現的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3個亞種。台灣出現的為普通亞種 S. a. sinensis,繁殖於烏蘇里地方的最南部、朝鮮、日本本州、中國東北長白山、華南至海南島等地,冬季則南遷至中南半島、菲律賓群島、婆羅洲、馬來群島、巽他群島、新幾內亞以及澳大利亞等地避寒。指名亞種 S.a. albifrons 分布於歐洲至南亞,另一亞種 S. a.guineae 分布於大洋洲,本種與 S. saundersi, S.antillarum, S. superciliaris, S. lorata 等合組成分布全球的超種,本種與上述種類以其較小的外形,曾被置於 Sternula 屬 ( Boie 1822 ) 。近年來有作者以粒線體DNA分析的結果,建議再分置於 Sternula 屬 (Bridge 2005)。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出現於海岸、河口、沼澤及魚塭、濕地等環境覓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小燕鷗在台灣為春秋兩季普遍的過境鳥與夏候鳥,尚未證實是否有終年在此地生活的留鳥。在日本繫放的小燕鷗曾有在四草被回收的紀錄(中華鳥會1995),而澳洲上足旗的小燕鷗也曾在四草及彰濱工業區被觀察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飛行時常喙尖朝下,兩眼注視水面,可以在空中鼓翼滯留,如發現水中魚蝦獵物後,瞄準目標後即俯衝入水捕食,捕獲後立即離水垂直升空,不在水面浮游。成群的小燕鷗會同時向水面俯衝。一面飛行一面啄食植物葉片上或水面的昆蟲,也會從空中俯衝追擊在水面低飛的昆蟲。小燕鷗常在彰濱工業區附近、溪口南岸、火力發電廠與污水處理池一帶的水域覓食生活。以小魚和蝦為主食,也吃昆蟲及蠕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常單獨或成群於潮間帶、沼澤、魚塭上空來回飛翔巡弋,為連續尖銳而急促的「嘎-啊、嘎-啊、咭、咭、咭⋯⋯」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本種是唯一在台灣本島繁殖的鷗類,尤其在大肚溪口,出現的族群數量相當龐大,每年3月來台,在海邊沙礫地擇地營巢。而在離島的澎湖列嶼也是普遍可見的夏候鳥,1990年4至5月間曾發現在澎湖青螺、山水等地集體繁殖,近年北海的澎澎灘沙洲為最大的集體繁殖地。繁殖期為4至7月,一夫一妻制,築巢於海岸的沙礫地,以灘地上的小珊瑚碎屑累積成巢,或選擇顆粒較小的砂地推擠出一淺坑即產卵,每巢產卵1至3枚,卵為乳白色,上面布滿淺色褐斑,外形較其它燕鷗小且尖,孵化期約3週,親鳥會捕食小魚以餵食雛鳥。幼鳥約經20至24天長成,平均長至第3年開始繁殖。在沙礫地上的巢,夏日白天地面溫度常達攝氏40度以上,為避免巢中卵過熱,親鳥會自水面沾濕胸、腹羽毛來濡濕卵以降低溫度。待雛鳥孵出後,為避免雛鳥過度曝曬,親鳥仍會蹲在巢中為雛鳥遮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 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估計,小燕鷗在亞洲地區的總數約為2萬至20萬隻,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1997年的4,209隻 (Li & Mundkur 2002),台灣的族群對本種在亞洲而言頗為重要。劉小如、李欽國 (2002)對台灣海岸濕地水鳥進行調查,發現全台主要濕地本種在7月份數量最高為1,485隻,而12月份最少僅2隻。1997至2002年間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本種的數量也很少,僅 1 至 57 隻 ( Li & Mundkur2004)。依據上述資料推測本種在台灣主要為夏候鳥。小燕鷗在台灣的築巢地常因施工而遭到破壞,卵也常被取走或破壞。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列名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全球未遭受生存威脅,列名於遷移性物種國際公約(CMS)名錄II,受到國際公約的保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Sterna源於古英文的stearn或starn,燕鷗的意思,albifrons 源於拉丁文albus「白色」和frons「前額、眉毛」之意,合併起來為「白額燕鷗」的意思。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顏重威、劉小如、方偉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terna albifrons sinensis Gmelin 1789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