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Gould, 1838)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Gould, 1838) 白鶺鴒(白面黑背亞種)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Gould, 1838) 白鶺鴒(白面黑背亞種)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Gould, 1838) 白鶺鴒(白面黑背亞種)
Motacilla alba leucopsis (Gould, 1838) 白鶺鴒(白面黑背亞種)
白鶺鴒(白面黑背亞種)
白面黑背白鶺鴒,白面白鶺鴒,白鶺鴒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體長約19cm。不同亞種的雌雄鳥、冬繁殖羽、成幼鳥之間的羽色均不相同。所有亞種成鳥的喙、眼、腳皆為黑色。M. a. leucopsis成鳥的冬繁殖羽皆無過眼線,M. a. ocularis 與M. a. lugens 成鳥的冬繁殖羽皆具過眼線。M. a. leucopsis 白面白鶺鴒的雄鳥繁殖羽為額、前頭、喉、臉、耳皆為白色,頭頂至背部以及肩羽黑色,胸部有大塊黑斑,脇、腹、腿、尾下覆羽皆為白色,大覆羽及中覆羽於站立時為白色,翅膀展開時則可發現大覆羽及中覆羽中有黑色斑,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白相間的羽色,腰、尾上覆羽為黑色,尾羽外側及下部白色,尾羽上部則為黑色。雌鳥繁殖羽一般與雄鳥繁殖羽相同,但有時背部顏色較淡,呈灰黑色。雄鳥非繁殖羽與其繁殖羽類似,但是胸部黑斑較小。雌鳥非繁殖羽與雄鳥非繁殖羽類似。雄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成鳥非繁殖羽類似,但背部及肩羽為深灰色間雜灰黑色斑點。雌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雄性成鳥非繁殖羽類似,但頭部、背部及肩羽皆為灰色。M. a. ocularis 灰背眼紋白鶺鴒的雄鳥非繁殖羽為額、喉及臉皆為白色,有明顯黑色過眼線,頭頂黑色,胸部有大塊黑斑,背部、肩羽、腰則為鼠灰色,脇為灰白色,腹、腿、尾下覆羽為白色,大覆羽及中覆羽白色或黑白相間,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白相間的羽色,尾上覆羽為黑色,尾羽外側及下部白色,尾羽上部則為黑色。雌鳥非繁殖羽與雄鳥非繁殖羽類似,但黑色的頭部間雜灰色斑塊,其餘則相當類似。雄鳥繁殖羽與其非繁殖羽類似,但是喉為黑色,並與胸部連成大塊黑斑。雌鳥繁殖羽相當接近雄鳥繁殖羽,主要差別在頭部的黑白羽色間的交接線較雄鳥模糊。雄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雌性成鳥非繁殖羽類似,頭部為黑色間雜灰色斑塊,但大覆羽及中覆羽為黑灰色帶白色羽緣,因此有明顯的二條白色翼帶,而成鳥非繁殖羽的大覆羽及中覆羽主要為白色,並無明顯白色翼帶。雌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雄鳥第一齡非繁殖羽類似,但是頭部為灰色,臉部為淡黃色。M. a. lugens 黑背眼紋白鶺鴒的雄鳥非繁殖羽為額、喉及臉皆為白色,有明顯黑色過眼線,頭頂黑色,胸部有大塊黑斑,背部、肩羽及腰則為鼠灰或深灰色,間雜大型黑色斑塊,背部及肩羽偶爾猶如繁殖羽般全為黑色,脇為灰白色,腹、腿、尾下覆羽為白色,大覆羽及中覆羽白色,初級飛羽及次級飛羽為黑白相間的羽色,尾上覆羽為黑色,尾羽外側及下部白色,尾羽上部則為黑色。雌鳥非繁殖羽與雄鳥非繁殖羽類似,但黑色頭部有大塊灰斑,且灰色背部及肩羽間雜的黑色斑塊較小且較少,其餘則相當類似。雄鳥繁殖羽與其非繁殖羽類似,但是背部、肩羽及腰為深黑色,同時喉為黑色,並與胸部連成大塊黑斑。雌鳥繁殖羽相當接近雄鳥繁殖羽,但是背部及肩羽為灰黑色,間雜黑色斑點。雄鳥第一齡非繁殖羽與雄性成鳥非繁殖羽類似,但是背部及肩羽為一致的鼠灰色,沒有大型黑色斑塊。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繁殖地區包括格陵蘭南端、冰島、英倫群島、歐洲大陸全域、摩洛哥、土耳其、高加索地區、中東、中亞、西藏、中國、西伯利亞全域、勘察加半島、阿拉斯加西端、庫頁島、朝鮮半島、日本、及台灣。度冬地區包括英倫群島、西歐、南歐、非洲赤道以北地區、中東、印度半島、斯里蘭卡、中南半島、中國華南、海南島、台灣、菲律賓、及日本。在東亞與南亞地區,常常有許多不同白鶺鴒亞種共同度冬。於台灣繁殖的 M. a. leucopsis 白面白鶺鴒,廣泛分布於平地及低海拔山區接近溪流或水體的地區。非繁殖季時加入其它亞種的度冬族群,海拔分布可以高至 3,000 m。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長久以來,本種的分類地位一直是鶺鴒科中最有爭議的部分。傳統上,白鶺鴒與日本鶺鴒 (M. grandis)、白眉鶺鴒 (M. maderaspatensis)及非洲花鶺鴒 (M. aguimp) 共同構成一個超種 (Mayr & Greenway 1960, Hall & Moreau1970, Cramp 1988)。粒線體與細胞核DNA研究(Ödeen & Alström 2001, Alström & Ödeen 2002)證實白鶺鴒、日本鶺鴒、白眉鶺鴒及湄公鶺鴒 (M. samveasnae) 親緣關係相當近,可以構成一個超種,但是與非洲花鶺鴒的親緣關係則較遠。日本鶺鴒、白眉鶺鴒及非洲花鶺鴒過去常被視為是白鶺鴒的亞種,但是目前已被視為獨立種,因為在羽色及鳴聲上的差異相當大,而且日本鶺鴒與白鶺鴒共域時並不會雜交 (Alström& Mild 2003)。粒線體 DNA 研究 (Ödeen& Alström 2001) 證實白鶺鴒各亞種間的遺傳距離相當小 (0-0.78%),但與日本鶺鴒、白眉鶺鴒及非洲花鶺鴒之間則相當大 (2.4-6.1%)。白鶺鴒具有許多亞種,而且外形差距很大。Dickinson (2003) 中接受11個亞種,Alström& Mild (2003) 接受9個亞種,其它鳥類學文獻也大多把白鶺鴒分成10至11個左右的亞種 (Mayr & Greenway 1960, Cramp 1988, Sibley& Monroe 1990, Clements 2007)。台灣目前有紀錄的白鶺鴒亞種為 M. a. leucopsis、M. a.ocularis、M. a. lugens 三個亞種;另 baicalensis亞種也有可能出現在台灣,但目前尚無確切的標本或影像證據。M. a. leucopsis 為在台灣繁殖的普遍留鳥,也有一些個體可能為冬候鳥。M. a. ocularis 及 M. a. lugens 亞種為冬候鳥,Swinhoe (1863) 認為 M. a. ocularis 在台灣有繁殖紀錄。若需要對台灣所出現的白鶺鴒亞種,各給一個中名,建議依照外形分辨重點予以命名。M. a. leucopsis 稱為「白面白鶺鴒」,M. a.lugens「黑背眼紋白鶺鴒」,M. a. ocularis 則稱為「灰背眼紋白鶺鴒」。由於白鶺鴒的分布廣泛,而且亞種間外形相差很大,許多亞種常常被視為是獨立種。lugens 由於曾被報導在俄羅斯與 leucopsis 及ocularis 的雜交情形相當稀少,因此從白鶺鴒中分出成為一個獨立種 (e.g. AOU 1983, Sibley &Monroe 1990, Brazil 1991, MacKinnon & Phillips2000)。例如 Nazarenko (1968) 發現 lugens 與ocularis 在俄羅斯的烏蘇里地區共域生存的地區,僅為一條2至3km寬的狹長地帶,雜交很少見,而且棲地利用與繁殖時間亦有所區隔。但是在日本,leucopsis 在1970年代移入九州且快速擴張後,發現 leucopsis 與 lugens 經常有雜交的情形發生。先前俄羅斯認為 lugens與 ocularis 之間雜交情形稀少的研究報告,很有可能是因為這兩類鳥的第一齡繁殖羽相當類似所造成,實際上雜交情形應該是比原本想像中多 ( Alström & Mild 2003)。因此近年來 lugens 仍然多被視為白鶺鴒的一個亞種。值得一提的是,Sibley & Monroe (1990)將 lugens 視為一個獨立種黑背鶺鴒 (Motacillalugens) 時,也將 leucopsis 與 alboides 視為 M.lugens 的亞種。Sibley & Monroe (1990) 並沒有說明為何要如此處理,Alström & Mild(2003) 認為可能是這些鶺鴒繁殖羽背部都是黑色的原因, 但是認為這樣做並沒有明確證據支持。Ödeen & Alström (2001) 分析白鶺鴒內各亞種及所有黑白相間的鶺鴒種類(Motacilla spp.) 粒線體 DNA,發現白鶺鴒內的亞種分成二個支序 (clade),一為 leucopsis、alboides 與 personata 所組成,一為其它亞種所組成;但是這些亞種間的序列變異度遠比其它黑白相間的鶺鴒種類來得小,因此認為仍是應該將 lugens、personata 及 alboides 視為 Motacillaalba 的亞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通常見於平原的濕地及低海拔的水域,包括農耕地、河床、池塘、堤岸、住家、道路等環境。頗能適應人類以及都市環境,台灣許多城市皆有白鶺鴒夜間群棲在鬧區樹上的的報導 (e.g., 曹美華、余素芳 1992)。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白鶺鴒在台灣為普遍的留鳥 (M. a. leucopsis)及普遍的冬候鳥 (M. a. lugens、M. a. ocularis)。但是Hachisuka & Udagawa (1951) 認為有些 M. a. leucopsis 個體為冬候鳥,Swinhoe(1863) 發現 M. a. ocularis 在台灣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主要以無脊椎動物為食,絕大部分是節肢動物。喜於水域附近的礫石地跳動或短奔,以覓啄方式 (glean) 獵食,有時會以飛啄方式(flycatch) 捕食昆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多在地表活動,也會停棲在樹上或電線上。在地上奔走動作快速,常伴隨著點頭的動作。尾羽經常上下擺動,在短飛或奔走後停立時,尾羽上下擺動幅度一般比較大。飛行時翅膀時張時合,造成大波浪狀的飛行路線,且經常伴隨「唧、唧唧、唧唧⋯」的叫聲。晚上在樹上棲宿。M. a. leucopsis 白面白鶺鴒的鳴唱聲有兩種,較常聽到的為停立在高處時所發出的連續、清晰「唧唧、唧唧、唧唧⋯」宣示鳴唱聲,「唧唧」與「唧唧」之間相隔約一秒,停頓較白鶺鴒飛行時所慣常發出的「唧唧」叫聲為長;另一種則是婉囀多變的鳴唱聲,一般持續5到15秒之間,也有超過半分鐘以上,但是這種鳴唱聲並不常聽到 (Alström & Mild2003)。警戒叫聲則絕大多數是在飛行時發出,聲音為連續、清晰、粗啞的「唧、唧唧、唧唧⋯」或「唧唧、唧唧、唧唧⋯」,「唧唧」與「唧唧」之間相隔約0.8秒,停頓較宣示鳴唱聲為短。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M. a. leucopsis 白面白鶺鴒在台灣繁殖季為 4 月至 6 月,築巢於樹洞、岩石隙縫、橋墩或建築物內,築碗形巢。每窩產卵 3 至 5枚,卵白色,有灰褐色斑點,卵大小平均為20×15mm (顏重威 1984)。據 1988 至 1991 年在台北中山區高樓頂樓的觀察,三年內有5次繁殖紀錄,其中四次產下 4 枚卵,一次產下5枚卵,孵卵 12 至 18 天,孵化到離巢為 12 至15 天,孵卵及育雛均由雌鳥獨力完成 (林金雄1996)。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目前白鶺鴒各亞種在台灣並沒有重大的生存威脅。M. a. leucopsis 普遍分布在海拔2,000m 以下的開闊地區,非繁殖季時 M. a. lugens及 M. a. ocularis 於平地也相當普遍。整體而顏,白鶺鴒在全世界也沒有重大威脅。
屬一般類,並未列名受脅及保育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Motacilla 源自拉丁文,原意為「擺動尾部」,應是指鶺鴒類經常擺動尾羽的行為。alba 的拉丁文原意為「白的」,leucopsis 的希臘文原意為「白臉的」,lugens 的拉丁文原意為「悲傷的」,ocularis 的拉丁文原意為「眼睛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丁宗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Motacilla alba leocopsis (Gould, 1837)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