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inaetus malaiensis malaiensis (Temminck, 1822)

Ictinaetus malaiensis malaiensis (Temminck, 1822) 林鵰
Ictinaetus malaiensis malaiensis (Temminck, 1822) 林鵰
Ictinaetus malaiensis malaiensis (Temminck, 1822) 林鵰
Ictinaetus malaiensis malaiensis (Temminck, 1822) 林鵰
林鵰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無危(LC)
國際自然保育聯盟(IUCN)紅皮書受脅評估指標 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CITES附錄二:族群數量稀少須有效管制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體長約67至81 cm。雌雄鳥同型。全身深褐色。眼暗褐色,眼先灰色,蠟膜鮮黃色。尾羽黑褐色,約有8道不明顯的淡色橫紋。尾上覆羽淡褐色。毛足,腳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於東洋界,西自印度,向東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峇里島、婆羅洲、蘇拉威西、摩鹿加群島、華南、臺灣。廣泛分布於臺灣本島海拔2600公尺以下的山地森林,北部與東部略多於南部。大屯山區以往並無分布,但自2005年起已有多次記錄。離島無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2個亞種,分布於印度與斯里蘭卡的 perniger 亞種,以及分布於東南亞、臺灣的 malayensis 亞種。2個亞種的形態差異不大,僅 malayensis 的體型比 perniger 稍小。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棲息於闊葉林及針闊葉混合林,可自高海拔山區至相當低海拔且已接近人類聚落的淺山丘陵,但以中海拔且林相完整的天然林為其最典型的棲地。可適應輕度破碎化的森林及輕度的人類活動干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林鵰在臺灣為稀有的留鳥。不遷移,但冬季會自山地的高處稍降至略低的谷地避寒,但移動距離並不遠。林鵰在分布區域內皆為留鳥,不會做長程遷移。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樹棲性哺乳動物及鳥類為主食,哺乳動物主要是刺鼠、鼯鼠、松鼠這三類,鳥類曾記錄到樹鵲、黃嘴角鴞及許多不明的雛鳥與卵。以慢速低空滑翔於森林中上層,進出於林冠層仔細搜尋,特化專精於尋找在巢中休眠的小動物,一旦尋獲會將整巢攫走,帶至定點之後再進食。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非常善飛,一天中有許多時間在空中飛行,在陰冷或雨霧的天氣中仍常飛行。停棲時選擇樹冠層的大枝幹。終年成對生活,共同擁有一片很大的領域,但也常在領域內各自行動。雌雄鳥都會作波浪展示飛行,大多數是雄鳥,有宣示領域的意義。對領域內其它共域生活的猛禽並無互動,但對熊鷹有趨近並加以逼離的行為。不常鳴叫。在繁殖期較常鳴叫,為連續數聲短哨音:「Yu-Yu-Yu-Yu-…」。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於森林內營樹巢,偏好利用高大闊葉樹上的鳥巢蕨或崖薑蕨為基部來築巢,巢為淺凹狀的平台,大小為90 x 90cm(n=1)。在領域內會維持數個好的巢位,不同年間輪流使用。基本上每窩產1枚卵。2至3月間產卵,3至4月孵出,幼鳥在6至7月間約80日齡時離巢。雌鳥對巢雛的照顧非常仔細,會用身體幫幼雛遮雨蔽日。離巢後的幼鳥雖然很快具備不錯的飛行能力,但仍依賴親鳥供食長達6個月以上。有2隻幼鳥同時成功離巢的觀察案例,得知偶爾會產2枚卵。不過並不是每年都繁殖,不繁殖的春季配偶在2至3月間仍會交尾,也曾見築巢但並未有繁殖的情形發生。在福山植物園的觀察顯示,繁殖期的天敵為臺灣獼猴與巨嘴鴉,兩者都有強烈意圖入侵鷹巢,親鳥會激烈俯衝驅離。2004年福山植物園的鷹巢因遭臺灣獼猴入侵,迫使幼鳥提早離巢流浪,但幼鳥仍在親鳥的餵食下成功長大獨立。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林鵰廣布臺灣全島,但各地數量都十分稀少,以往被獵獲的案例甚少,可能與其謹慎不輕易中陷阱的習性有關,沒有明顯受脅的情形。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國際鳥盟及IUCN 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在國內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包含於隼形目)列為第一級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臺灣受脅鳥種紅皮書列為「易危」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在國際上受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整個隼形目均列入附錄II;國際鳥盟及IUCN 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ictin 希臘文意指「鳶」;aetos 希臘文意指「鵰」。malay 拉丁文意指「馬來」。ensis 拉丁文意指「屬於」。學名全意為「產於馬來地區似鳶的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Ictinaetus malayensis malayensis (Temminck, 1822)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