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松雀鷹(台灣特有亞種)
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松雀鷹(台灣特有亞種)
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松雀鷹(台灣特有亞種)
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松雀鷹(台灣特有亞種)
松雀鷹(台灣特有亞種)
台灣松雀鷹,松雀鷹,臺灣松雀鷹
臺灣特有
野生動物保育法公告之珍貴稀有野生動物
 iNaturalist

綜合描述

體長25至36cm,雄鳥體型明顯較小。頭頂鼠灰色。雄鳥眼橙黃色,老成轉為橙紅色,臉頰灰色;雌鳥眼黃色,臉頰褐色。蠟膜黃綠色,嘴喙甚短。背面深褐色,近頭部處較灰。腹面白色,喉白,有一道明顯的黑褐色喉央線,胸部中央為褐色縱紋,胸兩側於年輕時為褐色縱斑,隨成長逐漸成為橫斑,老成鳥呈整片的紅褐色斑塊,尤其常見於雄鳥。腹部及脛羽密布褐色橫紋,兩處橫紋間距等寬。尾羽褐色,有四道深色橫帶,但最外側尾羽的橫帶較多,尾下覆羽白色。裸腳,腳黃色,腳與趾皆纖細,中趾特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分布於東洋界,西自印度,向東經中南半島、馬來半島、蘇門答臘、爪哇、峇里島、婆羅洲、菲律賓、中國西南及南部、臺灣、海南島。在分布區內多數為留鳥,但於北邊者部分會向南遷移度冬。臺灣本島廣泛分布在海拔2,000公尺以下的山地、丘陵,但並不普遍。離島無分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分為10個亞種,其中分布最廣的是自喜馬拉雅山脈至華南及中南半島的 affinis 亞種,中名可稱為「南方松雀鷹」,其餘亞種大多發生於島嶼上。臺灣的松雀鷹原本也被視為是 affinis 亞種,直到1970年荷蘭鳥類分類學家Mees根據收購自臺灣的標本將臺灣的松雀鷹訂為新亞種 fuscipectus,成為臺灣特有亞種,在鳥類的亞種命名當中是屬於年代相當晚近的。至於臺灣是否存在少數由華南遷移或過境經過臺灣的 affinis 亞種,值得加以探究。與 affinis相較之下,fuscipectus 的喉央線較細,腹部褐斑亦較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以低中海拔樹林為棲地,對林相要求並不高,天然林與人工林都能適應。大部分時間停棲於林間隱密處,或在林間短暫飛行變換位置,甚少高飛。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松雀鷹在臺灣為不普遍的留鳥,不做長程遷移。高海拔者是否有冬季降遷行為,尚待進一步確認。在分布區域內的多數族群為留鳥,少數會向南遷移度冬,部分山區族群會於冬季508 降遷。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小型鳥為主食,佔生物量8成以上。其他副食包括蜥蜴、鼠、蟬、蝙蝠等。偏好在樹林內部的間隙獵食,在枝頭隱密處伏擊接近的小動物,能在密林間靈巧高速穿梭飛行,追逐小鳥。會獵捕低空、樹林頂層、中層及灌叢的鳥類,但相對很少獵捕地面活動的鳥。最常獵捕的鳥種隨當地鳥類相而異,在陽明山及南投北東眼山二樣區皆為五色鳥,而台北五股樣區則為家燕。近年台北地區家燕的繁殖數量激增,飛行能力尚差的家燕幼鳥成了松雀鷹最容易到手的獵物,也反映出本種對食物選擇的快速適應能力。黃昏時會自枝頭衝出突襲低飛的蝙蝠。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高飛時滯空時間不長,通常短於5分鐘。領域性強,雄鳥常以發出特有的鳴叫方式來宣示領域。對人類羞怯,雖可適應人類干擾過的環境,但畏懼人類近距離活動,觀察者不易接近。個性凶悍,常主動在空中俯衝其它猛禽。繁殖期護巢勇猛,對接近巢的其它猛禽及人類會猛烈衝擊威嚇。常鳴叫。警戒聲為「啾- 救救救救…」。雄鳥的求偶聲為「啾•啾•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於森林內營樹巢,偏好在稜線處或台地的大樹築巢,巢本身並不隱密,但位置常是人跡罕至的角落,或由地面不易直視的位置。每窩產3至4枚卵,卵為近圓形,白色為底有不規則褐斑或雲紋,大小為36.1 x 30.7 mm (n=4)。5月產卵。抱卵約需28至30天,主要由雌鳥抱卵,雄鳥偶爾會輪替。幼鳥約於23至32天之後,即6至7月間離巢,雄幼鳥較快離巢。一窩中常有幼鳥在離巢前落巢死亡,可能因病弱而遭自然淘汰。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松雀鷹雖廣布於臺灣全島,但密度很低,一來因體型小、不受人注目,二來因養鷹人認為本種易受驚嚇、不易馴服,因此不喜歡飼養,以往遭刻意獵捕的狀況雖有,但並不嚴重。但松雀鷹善抓鳥,以往誤中鳥網的案例不少,衝撞建築物玻璃門窗以致傷亡的情形也不少。整體族群雖無明顯受脅或相關的保育問題,但對於非法鳥網的取締,以及山地與郊區建築物玻璃門窗防止鳥撞的措施,若能更廣為加強,將對本種的保育有很大的幫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威脅

國際鳥盟及IUCN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法規

在國內依野生動物保育法(包含於隼形目)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的保育類動物。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管理

在國際上受華盛頓公約(CITES)保護,整個隼形目均列入附錄II;國際鳥盟及IUCN紅皮書並未列為受脅鳥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Accipiter 拉丁文意指「鷹」;virgatus 拉丁文意指「條紋」。學名全意為「有條紋的鷹」。fuscus 拉丁文意指「暗色的」;pectus 拉丁文意指「胸」;亞種名全意為「胸部暗色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林文宏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Accipiter virgatus fuscipectus Mees, 1970 上次更新:201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