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山鷸
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山鷸
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山鷸

綜合描述

體型大而肥胖,眼位於頭側後部,雌雄鳥同型。頭上黃褐色,頭頂至後頭有數條明顯的黑色橫斑。背部紅褐色,有黑、白色斑紋,背及肩羽有灰色縱線。腰、尾上覆羽雜褐細橫斑。尾羽黑色,末端灰色。覆羽雜褐橫斑,翼下覆羽灰黃色雜有褐橫斑。頰至頸褐色,過眼線及頰的橫斑褐色,頸有褐色細斑。胸、腹褐色,有淡色橫紋。眼褐色,喙粗長而直,黃褐色、先端黑色。跗蹠與趾暗黃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分布

全球廣布於歐亞大陸,東亞族群繁殖於西伯利亞、蒙古及中國東北,冬季遷移到中國南部、日本、中南半島及菲律賓。台灣零星出現於丘陵及山區的溪溝環境。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外觀相似性

本種為單型種,無亞種分化。本種的同屬鳥種共有8種。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棲地

於山區路邊潮濕草叢或山溝間活動,近年夜間遷移出現在機場附近草叢的紀錄頗多。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遷徙

山鷸在台灣是稀有的冬候鳥,每年10月至翌年4月間出現。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取食策略

以長喙伸入濕土或落葉間,以敏感的喙探索獵物。以蚯蚓、蠕蟲、昆蟲為主,兼食草籽。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行為

習性非常隱密,單獨活動,驚飛時發出「啊、啊」叫聲,繁殖飛行時發出高音「嘁滋」間雜者「不、不」聲。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繁衍

台灣沒有繁殖紀錄。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保育狀態

根據Wetland International (2002) 估計,山鷸在東亞地區的總數在2萬5千至100萬隻之間,而近年亞洲水鳥普查的最高數量為2001年的2隻 (Li & Mundkur 2002)。在全球未遭受生存威脅。山鷸冬季在台灣山區林道偶有紀錄,而在遷移季節裡也曾有出現在機場附近的紀錄。2001年全台主要濕地的水鳥調查中,並沒有本種的紀錄 (劉小如、李欽國 2002)。而1997至2002年間台灣地區冬季濕地的水鳥普查,也沒有本種的紀錄 (Li & Mundkur 2004)。主要是因為山鷸的棲地並不是典型的濕地,同時隱密的夜行習性,使其發現紀錄偏低。
山鷸在台灣屬一般類,本身及其棲地未受威脅。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

備註

Scolopax拉丁文源於希臘文askalopas,就是指山鷸或田鷸。rusticola拉丁文則為Pliny及詩人Valerius Martialis 提及的一種獵物鳥種,亦指山鷸。合併起來就是「山鷸」。
創用CC條款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創用CC 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 4.0台灣(CC BY-NC-SA 4.0 TW) 作者:方偉宏、林宏文 資料提供:臺灣鳥類誌 來源學名:Scolopax rusticola Linnaeus, 1758 上次更新:2013-05-10